第四章 不合格报告和内部审核报告
一 不合格(不符合)报告
1 不合格的含义
.审核所述的不合格(不符合)是指“为满足规定要求”。
.不合格项通常以不合格报告形式加以识别和记录
.规定要求
──ISO9001:2008《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》标准要求。
──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。
──合同条款,适用的法律、法规要求。
──顾客投诉。
──组织其他规定要求。
2 不合格的形成(原因)
──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选定的标准、合同要求或有关法规不符。
──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现状或运作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不符。
──体系运行结果未达到预期目标。
3 不合格的确定原则
──规定与实际核对原则(建立在客观证据上的审核发现)。
──严格依据审核证据原则(与审核证据有关的客观证据)。
──有争议的问题可重新确认或由管理者代表裁决。
4 不合格类别与性质判定
.类别
──严重不合格
── 一般不合格。
.分类原则
──不合格清洁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后果。
──如果不纠正会产生何种影响。
.严重不合格
──体系运行出现系统性失效(如为满足标准某一条款、某一过程活动重复出现的失效现象)。
示例 4–1
受审核方未对顾客满意进行监视和测量,严重不符合标准8.2.1条款的规定。
──体系运行出现区域性失效(如某一部门、场所的全面失效)。
示例4–2
设计部门出现了设计评审。设计验证。设计更改。文件控制等多方面问题、即造成部门全面失效现象。
──影响产品或体系运行的、后果严重的不合格现象。
示例4–3
某医院注射室护士,对病人未按规范要求进行青霉素皮试情况下,就给病人注射了青霉素,导致病人因青霉素过敏而死亡的严重责任事故,给病人家庭和医院信誉带来了重大损失。
──顾客严重投诉。
.一般(轻微)不合格
──偶然的、个别的、孤立的性质轻微的问题。
──文件偶尔未被遵守、未造成严重后果。
.观察项
──虽未构成不合格,但有变成不合格趋势。
──引起受审核方注意,并加以预防和纠正。
5.不合格报告内容
.受审核部门及负责人姓名
.审核员姓名
.审核准则
.审核日期
.不合格事实描述
.不合格性质判定
.受审核方确认
.不合格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要求
.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及验证
6.不合格事实描述的基本要求
证据充分确实、描述应力求具体
──审核员现场审核时准确观察或发现的结果。──具有可重查性、可追溯性。
──准确描述观察到事实(包括时间、地点、人员、文件、记录、图号、设备名称等有关细节,概括为何事、何地、何人、何时、何现象的描述)。
依旧清楚、文字简练、通俗易懂
尽量采用专业术语
结论明确
不合格报告格式
──无统一规定、可视组织实际而定。
──无论何格式,所必须内容应完整
二 内部审核报告
审核报告是说明审核的正式文件。审核组长对审核报告的编制、准确性、完整性负责。
1 报告内容
审核目的的范围
审核组成员
受审核部门
审核日期
审核准则
审核总述及审核结论
不合格项分布情况
审核报告发放范围
审核组长签字批准
附件
──首、末次会议签到表及其记录。
──不合格报告。
──其他需要资料。
2 审核结论要求
──应在审核发现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得出。
──应反映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审核范围内是否符合审核准则。
──应包括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审核范围内是否得到有效实施。
──应包括管理评审过程对确保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的能力等。
3 报告格式
──无规定格式、按组织习惯采用。
──内容应满足规定并完整。
4 报告的分发和保存
分发范围
──报告应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分发。
──按分发清单发给有关方面(与审核有关部门)。
──保存按标准4.2.4记录控制程序要求执行。